白炽灯“归隐山林”,LED成为照明主角

日期:2016-08-02

白炽灯“归隐山林”,LED成为照明主角

 最近北京的于大爷有一盏老式的台灯,因为买不到合适的灯泡一直被闲置在角落。“这个装灯泡的口是挂口,需要以前的玻璃灯泡,可超市已经找不到这种灯泡了。”于大爷告诉笔者。

  根据201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《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》,从2016年10月1日起,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。随着传统的白炽灯即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,被称之为“21世纪之光”的LED照明也将步入产业成熟期。

  事实上,不仅在超市,在很多灯具市场,白炽灯都不见踪影。有着130多年历史的白炽灯不知不觉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。

  LED,作为新型光源,与传统光源相比,LED光源具有节能、环保、安全、牢固、体积小、寿命长、色彩丰富等诸多优势。白炽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%左右转化成无用的热能,只少于10%左右的能量会成为光,白炽灯的使用寿命通常不会超过1000小时,LED通常在30000小时左右。

  由于LED照明绝大部分原器件及物料可回收再利用,并不含有害或有毒物质,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,大大提高了对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。

  在政府引导下LED应用范围逐渐扩大,2012年,国务院安排22亿元支持推广节能灯和LED灯;商务部启动百城千店节能示范;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《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》。

 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,我国LED产业也迎来大发展,同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,已从最早的单色信号指示,逐步发展到防爆灯、交通信号指示、汽车照明灯功能元件,广泛运用至手机等数码产品、汽车等领域,不断扩展LED的应用范围领域。

  我国LED产业虽然发展很快,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,而且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,但是,核心和关键技术缺乏的短板以及散、小、乱的产业组织格局仍然制约着我国LED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。业内专家表示。

  “LED产业在2015年至2018年将进入‘成熟阶段’,对于LED企业而言,互相之间拼的还不是技术,更多的是价格战。”

  专家建议,我国应积极发挥行业的组织作用,通过政策引导我国LED产业做大做强,特别是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,通过与大学、院所等产业创新资源紧密结合,各自发挥优势,打造产业创新链条,发挥政府科技资源的引导作用,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,引领产业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,促进产业发展方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。


摘选自OFweek照明网

本文部分文章、观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.由埃素灯光设计编辑整理用于交流学习.若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本网或致电0755-2681305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