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园步道选地埋灯还是立杆灯?

日期:2025-11-17

  公园步道的照明,本质不是灯型之争,而是“使用行为 + 空间氛围 + 安全需求 + 维护成本”的综合判断。地埋灯和立杆灯的选择不能简单对立,它们适用的场景、风险点、营造的氛围完全不同。具体怎么选,取决于步道所服务的体验类型。

  第一部分:何时该选地埋灯

地埋灯是氛围型灯具,它的本质作用是“让光在地面出现,而不是让灯具出现”。

地埋灯适合以下几类步道:

一 轻量级通行,不是高频主通行线

二 强调氛围、节奏感、仪式感、艺术性的步道

三 植物景观较密、空间需要沉浸感而非均匀亮度

四 不希望视觉里出现太多灯杆,强调“自然纯净”

五 空间尺度较小,照明需求不是“道路标准化”。

优势:

视觉清爽,不破坏自然景观

能制造有节奏的光影,非常适合夜游路线

对植物、雕塑、地形有很强的“衬托效果”

可以弱化人工痕迹,保留自然野趣

关键提醒:

地埋灯不适合作为主体照明承担照度,因为

亮度方向来自脚下,人的视觉安全感较弱

阴影方向反常,会让人产生“不适感”

雨水、落叶、泥沙容易造成积水、损坏

维护成本高,寿命相对较短

地面直射光容易眩光,尤其对儿童和老人

  第二部分:何时该选立杆灯

立杆灯是功能型照明的主角,它负责让人看清前方道路、障碍物、坡度和周围环境。

立杆灯适合以下人流较大的步道:

一 主环线、主轴路线、承载大量人流

二 早晚都有居民散步、跑步的健身型步道

三 有坡度、有台阶、有水边的安全敏感区域

四 夜间需要长期均匀照明,且稳定性要求高

五 对长周期维护成本敏感

优势:

照度均匀,看得清路

更符合人体视觉安全逻辑

不易积水,维护成本低

可安装高度适中,减少眩光

能够提供区域尺度感,不压迫

可以搭配多光学灯头做“分区可控”.

关键提醒:

立杆灯如果布灯不合理,也可能

造成光污染

产生侧向眩光

破坏自然景观

显得“城市味太重、太硬朗”.

  第三部分:专业设计项目中最常用的方案其实是两者组合

真正优秀的公园从来不做“非黑即白”的选择。可以是主线用立杆灯,支线与景观点用地埋灯

  第四部分:给业主与甲方沟通时最可靠的三句话

第一句

如果地埋灯作为主光源,会造成眩光、方向感差、维护高,这是国际公园照明中明确禁止的做法。

第二句

立杆灯是安全底线,而地埋灯是氛围加分项,两者不是互相替代,而是不同功能的灯种。

第三句

我们会按照主线与支线分区设计,让安全、体验、运营成本三者达成最优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