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式庭院照明设计分享

日期:2025-10-20

  中式庭院,是东方人居文化的缩影。它讲究“移步异景”“天人合一”,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。如今,灯光不仅是夜间照明的手段,更成为重塑庭院气韵、延续白昼意境的重要设计语言。

  本文从照明设计的专业视角出发,结合当代审美与生活方式,分享中式庭院照明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,力求以通俗的语言让更多人理解:光,不只是亮度,更是空间的灵魂。

  中式庭院的空间精神

中式庭院的魅力,在于它的“留白”和“层次”。一花一石、一廊一水,皆有意境。

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,不是去改变景物,而是让景物在夜色中“被看见”,却不被打扰。

设计应尊重自然、顺应格局,使灯光成为景观的延伸,而非主角。

  照明设计的核心理念

 1. 以“隐”为美

中式庭院讲究含蓄,不宜灯具外露。设计中常采用“藏光”的手法:

 墙脚洗墙灯:让光线从地面向上轻轻掠过墙面,呈现柔和的明暗对比;

 石灯、景灯一体化设计:灯具隐藏在石景或植物中,与环境融为一体;

 廊架下嵌灯:以温润的线光勾勒结构之美,而非炫目的亮度。

 2. 以“层”为序

光的层次决定了空间的秩序感。

 近景重细节:花草、假山、盆景,用小角度光束突显质感;

 中景显结构:亭、廊、回廊的立面可用柔光刻画体量;

 远景造意境:借月光或暖色泛光营造空间深度,形成视觉延伸。

 3. 以“色”为情

色温的选择直接影响空间氛围。

 暖白光(2700K–3000K)适合木结构、青砖、瓦片等材质,显得温润古雅;

 中性光(3500K–4000K)适合石景、水面,增强层次感;

 忌用冷白光,避免破坏中式庭院的静谧与柔和。

   设计实践案例分享

以某别墅庭院为例,业主希望庭院夜景既有“山水诗意”,又具“现代精致”。设计策略如下:

 入口区:设置低位导光,营造“灯不耀眼、路自分明”的迎宾感;

 水景区:采用水下微光照明,让波光与树影相互交融;

 回廊区:沿结构暗藏线性灯,突出建筑轮廓;

 静思区:仅以一盏暖色石灯点亮小径,让空间保留静谧的呼吸感。

最终呈现的夜景效果,光影柔和、层次丰富,既保留了中式的深远意境,又符合现代生活的舒适体验。

   结语

中式庭院照明的价值,不在“多”,而在“恰到好处”。灯光应如诗的笔墨,点到为止,让空间留白,让自然发声。

真正的设计,不是让人注意到灯,而是让人感受到光的温度与情感。

正如一句古语所言:“灯影不语,却最懂人心。”愿每一处中式庭院的夜色,都在光影之间,流露东方的宁静与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