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
随着生物科学和电光源事业的发展,人造光源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花房、苗圃等地方以补充太阳光照的不足和促进植物的生长。
植物生长需要的水、二氧化碳、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等等条件。光照的质量和强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环境因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。近些年来,人造光源在帮助植物生长方面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,主要运用情形如下:
(1)在光照较弱的地区,全年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所有的光;
(2)在冬季日照时间很短且强度不大的情况下,为植物的生长补足所需光照;
(3)为促进特定生长或开花时期的到来,延长光照时间,促进植物生长,缩短培养周期。
不同波长的辐射对于植物的影响作用不同。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,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。园艺学家认为45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,600--700nm的红光却有利茎的生长,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。而绿光则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其它色素所吸收,然后将其用于光合作用,但是大部分的绿光将被反射以显示叶片特有的叶绿色。还有许多其它的复杂生长过程需要来自于光谱中不同区域光的照射。因此对于正确的光谱范围大家众说纷纭,但有一点可以是肯定的,适量的来自连续辐射光源的光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是非常必要的。
在测量人眼用光时,首先考虑的是光通量和光照度。而流明和勒克斯不适用于植物的照明效果,两者对于植物世界是毫无意义的。现阶段有两种评价植物光照效果的基本测量方法——辐射能量或光子数。
植物生长照明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举例:
1)确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人造光的光谱范围和强度:这个问题涉及植物的种类、所处的生长阶段、太阳可提供的自然光的照度水平等诸多元素,使用者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以确定准确的数值。当然人造光的光谱范围越宽,照射的强度越大,植物自然能够更加快速的增长。
2)确定植物生长所需要照射的区域面积。假设总面积为72平方。
3)确定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理论总辐射功率,即区域面积 X 光强=6120PAR W
4)由于光在墙壁、设备以及房顶等处的损失,理论值需要除以未损失的百分比。如假设损失因子为1/3,则实际需要的总辐射功率6120/(1-1/3)=9180PAR W
5)确定合适的光源及其数量:光源功率大则需求数量小,反之,则需求数量大。由于在光源数量小时容易造成均匀度偏低,有的植物光照过度,有的则光照不足,所以一般选择功率稍小的光源。另外还须考虑到光源的光衰,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,光通量会逐渐降低,所以为了保持合适的照度,一般再将总辐射功率提高20%左右。假设某光源的功率为180PAR W,9180 X (1+20%)/480=22.95,则所需要的总光源数在23个左右。
6)根据区域形状确定灯具排布。如区域为长方形,且纵横比为2/3,则可确定光源排布应为4*6,光源总数为26个。
本文部分文章、观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.由埃素灯光设计编辑整理用于交流学习.若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本网或致电0755-2681305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