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照明之蓝光影响

日期:2022-03-12

教育照明之蓝光影响

 通常来说人们比较直观的认识是够不够亮,有没有刺眼的光。因为像蓝光这些相对比较专业的要素往往会被忽视。LED照明光源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,然而,LED照明光源产生的蓝光危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蓝光危害,蓝光危害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,需要引起警惕与重视。以前也有一些文章也对蓝光有些解释,那么到底蓝光是什么,对于我们的青少年、教职人员有些什么影响呢?

  我们把人眼能够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,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-750nm,在可见光范围里,不同波长的光的颜色也不同,我们看到的光,实际上是人眼的视觉细胞感应到的光子,不同波长的光子在视觉细胞感应的颜色不同,更为确切的说是感应的光子能量不同,波长与光子能量的分布不是同等的。蓝光波长在400~500纳米之间,也属于可见光,人眼看到的颜色是蓝色,所以这个波段的光称为蓝光,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自然光光谱中含有蓝光。而真正有害蓝光的波段是400-480纳米之间,有害蓝光波长短,能量高,穿透力也就越强,被称为短波蓝光或者高能短波蓝光,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,并对视网膜形成威胁,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、死亡,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。

  人工光是模拟自然光的构成,把红光、绿光、蓝光投射在一起,混合成白光,实际上,为了提高显色性除了红光、绿光、蓝光之外,还需要包含其他成分的单色光来混合。通过光谱分析法,从光谱图会很直观的看出,色温越高,蓝光量比越大。

  为了更好的传递光明,呵护成长,针对教育照明领域存在的问题,从视力健康和人体舒适度需求出发,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波段是400-480纳米之间的短波蓝光或者高能短波蓝光。例如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教室灯、黑板灯等等,对色温、眩光、蓝光、照度等问题严格把控,避免不良灯光对于青少年眼睛的危害,有效保护学生视力健康。

  当然,蓝光影响不仅仅是照明,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视、平板、手机,这些电子产品大部分是使用LED光源,长时间使用会引发锥状细胞的损伤。合理控制照明的亮度,照明时间,照明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,光源功率都是有效减少蓝光危害的手段。LED照明引发的蓝光危害是在长期使用照明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,只要重视与防护,LED照光源还是安全的,毕竟LED照明的节能指标与产生的环保效益也是需要重视的。